废旧手机处置难:回收渠道少价格低

2017-01-23 19:12:43来源:《财经》杂志

废旧手机处置难:回收渠道少价格低

废旧手机 隐形金矿

  全球每年约有 4 亿部手机被废弃,堪称一座隐身民间的 " 矿山 ",如果不能有效、合理地再利用,将是资源的巨大浪费

  你用过几部手机?在回答这个问题时,很多人都会在心中默默地计算一会儿。联合国环境发展署 2009 年发布的《回收——化电子垃圾为资源》报告称,全球每年废弃的手机约有 4 亿部。

  这些废旧手机,幸运的会进入规范的回收再利用体系,被合理拆解、资源化处置;不幸的会被直接扔进垃圾桶,最终可能进入垃圾填埋。大多数人可能不会意识到:这是极大的资源浪费。

  废旧手机像一座隐身民间的巨大 " 矿山 ",从旧手机中拆解的零部件可以再利用,电路板可提取贵金属。

  然而,大部分手机消费者,要么直接丢弃废旧手机,要么扔在家中犄角旮旯里 " 长眠 "。

  自 2012 年,中国稳居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机消费市场,年均保持 4.5 亿部以上的出货量。在市场缺乏新应用的刺激下,过往动辄两位数以上的成长虽然不在,但全球市场研究机构 TrendForce 最新报告预估,2017 年智能手机生产数量将逼近 14 亿部,年增长约 4.5%。

  飞涨的增幅背后,是相应的废旧手机产生。废旧手机如果直接做垃圾处理,其所含的重金属等物质会进入土壤和地下水,威胁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。废旧手机类电子垃圾,不仅让中国政府头疼,以回收体系完善著称的日本、德国也深受困扰。《日经亚洲评论》报道,日本每年约产生 65 万吨电子垃圾,其中只有不到 10 万吨得到回收,日本的很多城市都没能达到该国环境省设定的回收目标。

  将旧手机从消费者家中请出来并不容易,这有赖于因地制宜、细致完善的法规政策保障,以及各方联动的产业体系。

  为什么你拒绝拿出旧机

  中国每年到底产生多少废弃手机?

  根据工信部等发布的公开数据做一个简单计算:以 2014 年为例,国内手机市场累积出货量比 2013 年的 5.79 亿部下降,但依然达到 4.52 亿部,同年手机用户净增 5698 万户,总数达 12.86 亿户。考虑到净增用户中使用双卡机者,也就是新增了手机号,但没有增加新机销售,估计每年替换下来的手机约有 4 亿部。

  前两年,工信部的统计数据是,中国每年产生的废弃手机约 2 亿部。

  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课题研究显示,国内大城市消费者更换手机的速度非常快,平均 12 个月到 18 个月会更换手机,国际上通常是 36 个月。

  这个趋势在 2010 年前后逐渐形成,背后推手是功能手机升级为智能手机。功能机时代,手机是耐用品,现在手机是快消品,很多消费者是每年一换。依据销售多少新机就会产生多少旧机的原则,未来中国每年更新的手机数量可能会达到 5 亿 -6 亿部。

  全球手机消费的势头一点也不输于中国。工信部数据显示,2014 年中国手机产量达到 17.6 亿部,占全球产量 80% 以上,其中超过 2/3 是满足国际市场需求。

  数量庞大的旧手机,隐然累积成为一座蕴藏丰富的 " 矿山 "。这座矿的宝藏,来自手机的各部件——电路板、液晶显示屏、电池、摄像头、振动组件、麦克风、扬声器、外壳等,总质量的 30% — 40% 为各类贵金属材料,如金、银、钯等。而电路板中的贵金属含量,甚至比其他电子废物都高。

  与原生矿产相比,手机中的贵金属简直轻而易得。

  品位在每吨 3 克的天然金矿,就有开采价值,即使经选矿得到的金精矿也只有大约每吨 70 克的含量。综合不同调研的数据显示,在每吨废旧手机中,就含有 200 克黄金、2000 克白银、80 克钯和 120 公斤铜。

  有意思的是,含金量最高的是国内生产的山寨机。

 1/4    1 2 3 4 下一页 尾页